病因症状 近视眼治疗4大误区·如何治疗防范?
医生提醒矫正近视时,别偏离理性防治的轨道,而陷入误区。
误区一:近视眼=不正常
近视的本质相称于照相机聚焦。出现视物模糊是因为镜头(角膜及晶状体)、底片(视网膜)等各种组件的光学不平衡而呈现出的近视屈光状态。遗传、营养、体质、学业负担、不良的用眼习惯都是致病的原因,在我国,不良的用眼习惯加之学业负担过重是构成后天性近视的主要原因。所以专家认为,近视是人类适应看近的一种表现。轻、中度近视(6D以下)假如不合并眼底异常,矫正视力在1.0以上,不能认为是一种病态。
误区二:孩子还小=假性近视
流传甚广的“假性近视眼”的概念,仍为很多人所接受,家长一听到孩子近视时不禁脱口而出“是假性还是真性”?许多人相信“近视眼有真假之分”,假性近视是可逆的或早期阶段。假性近视下的定义:用眼过度所致的视力下降,经过休息或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滴眼后,视力恢复正常者称为假性近视。但在临床中,我们已经很少看到真正的假性近视(据统计不超过3%)因为这个时期是非常短暂的,等孩子出现症状以后再来看医生,大部分已错过了这个时期。一经散瞳验光,已经有近视,而不是假性近视,这是和年龄无明显联系的。所以海内早在一年前已有眼科专家提出:近视不宜分真假,目的就是防止已近视者因为“假性近视”的观点而延误正确的治疗。在国外,眼科界几乎不提假性近视的概念。
误区三:早戴眼镜=促使近视加深
在现实生活当中,我们过多看到的事实是:学生的眼镜度数在逐年增加。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,眼镜越戴越近视。事实上,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观察证实,戴不戴眼镜与近视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,很大程度上近视的发展与用眼过度、视疲惫有关,有一部分与眼疾有关(如慢性单纯性青光眼)。从学生逐年增加的学业负担及学习时间的不断延长(有的在假期还在补课)我们可以找到答案。所以医生认为,对于视力低于0.5者,都应配戴合适的眼镜,首次配镜应到正规医院眼科做具体眼科检查,排除眼科疾患,散瞳、验光后配戴合适的眼镜;低于1D的近视,只学习时配戴,平时应注重劳逸结合,及时休息(每学习30-40分钟,应远眺或按摩眼球)提高学习效率,减少看近的时间方为上策。
误区四:激光手术=根矫正近视
从美国FDA正式批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近视以来,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进步之快,是前所未有的,但公众对于手术的熟悉却存在两个极端:一种是神化手术效果-- “包矫正近视眼”。针对每个人的角膜厚度、前房深浅、角膜弧度、角膜地形图等的不同,治疗方法也不能完全一样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手术的,必须通过术前检查才行。另一种观点是完全否定手术治疗,认为“治标不治本”无视另一事实,对于中、低度近视而言,十多年的实践已证明:激光手术效果确定、稳定而且,手术方法的改进日新月异。
综上所述,对于近视激光手术应采取谨慎乐观的态度,手术应在成年以后(18岁以上),近视度数稳定(连续保持稳定)后为佳。
关注爱尔眼科官方微信!
爱眼护眼早知道,还可直接咨询医生